首页 学校概况 新闻资讯 学生工作 产教融合 宇瞳科教研究 招生就业 党群工作 人才招聘

新闻资讯

14
2025.01

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教育质量年报

返回新闻列表

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质量年报

(2023 年 9 月 1 日——2024 年 8 月 31 日)

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

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公开形式及网址

本报告中所列学年数据统计时间为:

2023 年 9 月 1 日——2024 年 8 月 31 日 本报告中所列自然年数据统计时间为:

2024 年 1 月 1 日——2024 年 12 月 31 日 本报告中图片均来源于学校教育教学

本报告公文上报网址:www.edu.zwdn.com( 电子版) 本报告公开形式:网络公开( 电子版)

本报告公开网址:www.srytxx.cn/SchoolNotice/info/10453

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浪潮中,中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 人才的重要阵地,其教学质量与办学成效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 注。本《中职学校质量年报》旨在全面、客观、透明地展示上饶宇瞳 中等职业学校 2023 年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成果,不仅是对过往努力 的回顾与总结,更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与承诺。

一、编制目的

本报告的编制,首要目的在于通过系统的数据分析和案例展示, 向师生、家长、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各界传递我校在教学质量提升、专 业设置优化、校企合作深化、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 成效。同时,它也是我们自我审视、自我激励的过程,旨在通过年报 的发布,促进内外部沟通与反馈,为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 服务社会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二、编制过程

报告的编制遵循“数据驱动、事实说话”的原则,历经资料收集、 数据分析、案例挖掘、内容撰写、审核修订等多个环节。首先,学校 专门成立质量年报编写小组,多次组织召开学校多部门联动会议,全 面收集教学、管理、就业等多维度数据;其次,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数 据进行深度分析,提炼关键指标;接着,结合实地考察、师生访谈等 方式,挖掘特色亮点与成功案例;最后,经过多轮审稿与修订,确保 报告内容的准确性与可读性。本报告由学校督导处牵头,各功能科室 协同参与,集体合作,共同编写。各部门各司其职,尽心梳理总结一 年来各自的工作及特色亮点,确保了报告的专业性、权威性与可读性。 在编写过程中,编写组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记录、大数据分析等多 种方式,广泛收集并整理了学生满意度、毕业生就业率、技能竞赛获 奖情况、校企合作项目进展等多维度数据,真实呈现学校职业教育发 展的各项成果。

三、特色亮点

本年度,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在产教融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中高职贯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校园文化建设日新月异,氛围浓 郁。坚持“精 ·工 ·致 ·诚”,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高,教育教学质 量明显提升。学校先后组织管理人员多次外出参观高职院校,加强中 高职合作,探索中高职贯通培养模式;考察行业企业,深化校企合作, 促进产教融合。总之,本《职业教育年度质量报告》既是对过去一年 工作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期待通 过这份报告,与社会各界共享成果,共谋发展,共同推动中等职业教 育事业迈向新的高度。在此,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衷心感谢各级领 导、行业企业、兄弟院校、社会各界以及全校师生对本校发展的关心 与支持。正是有了大家的共同努力与无私奉献,学校才能在职业教育 领域取得今天的成绩。学校期待在未来的 日子里,继续与大家携手共 进,共同书写职业教育的新篇章。

目 录

1 基本情况 1

2 人才培养 3

2.1 党建引领 3

2.2 立德树人 4

2.3 专业建设 5

2.4 课程建设 5

2.5 教学改革 6

2.6 贯通培养 6

2.7 科教融汇 7

2.8 创新创业 7

2.9 技能大赛 7

3 服务贡献 7

3.1 服务行业企业 7

3.2 服务地方发展 8

3.3 服务地方社区 8

3.4 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9

3.5 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9

4 文化传承 10

4.1 传承工匠精神 10

4.2 传承红色基因 10

4.3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

5 产教融合 11

5.1 校企双元育人 11

5.2 落实“三教改革”,护航高质量发展落地落实 11

5.3 宇瞳科教研究院建设,高位嫁接实现快速发展。 13

5.4 积极试点工学交替,打造校企育人共同体 13

6 发展保障 14

6.1 政策落实 14

6.2 学校治理 15

分析图目录

分析图 1 -1 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组织架构图 15

1 基本情况

1.1 学校概况

上饶宇瞳学校创建于 2023 年,是由上市企业——东莞市宇瞳光 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创办的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职业 学校。学校坐落于素有“豫章第一门户”“信美之郡”美誉的上饶市 信州区宇瞳光学产业园区内。产教融合一体化校园占地面积约400 亩, 总建筑面积 46 万平方米。硬件设备完善,配套设施先进,建设有标 准化体育场、现代图书馆、室内游泳馆、篮球场、健身馆、报告厅、 休闲吧等功能场所;同时,配套建设有近 16 万平方米实训车间和约 50 亩活水公园,倾心打造具有大学标准的优美校园。

学校以“精 ·工 ·致 ·诚”为校训,以“教育有品、宇瞳有光” 为校风,以“创新发展、匠心打造、开放共享”为办学理念,以“顺 应数字化时代变革,聚焦光学镜头制造领域,培养具备精益管理思维、 掌握智造工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定位,致力于建成一 所有温度、有故事、有品位的现代产教融合型职业学校。

1.2 专业设置

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 置管理办法(试行)》与教育部印发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依据上饶市地域特点和市场需求,科学规 范设置专业。 目前学校开设 5 个专业。具体为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 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休闲体育服务与管 理。

1.3 学生情况

学校现开设中职学历教育,中职在校学生 933 人,主要生源来源 于信州区、广信区、广丰区,学生巩固率90%以上。开设有:光电仪 器制造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休 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五个专业。

1.4 教师队伍

学校现有正式教职工65人,其中专任教师37人,师生比为1:17.60; 专业课教师 18 人, 占专任教师百分比为 48.6%。本科及以上学历 12 人, 占比 94.6%;大专及以下学历 2 人, 占比 5.4%。高级以上职称教 职工 5 人, 占比 7.69%;“双师型”教师 3 人, 占比 4.6%。

非正式教职工 16 人,其中特聘教授 4 人,普通兼职教师 12 人。

1.5 设施设备

依托宇瞳光学上市企业资源,实训中心配备有高端的教学设施与 设备。校内建设“光学制造实训中心” , 占地面积2000 平方米,配 备了铣磨机、上摆机、下摆机、推拉机、串联机、锁付机、涂油机、 摆盘机、镜头组装机等一系列光学镜头生产的前后工程相应实训设备, 设有镜头生产全生命周期工序以及研讨会议室,现有工位 68 个,可 供超过 120 名在校学生或者企业员工同时开展教育培训与实际操作

训练。2024 年,学校与蔡司( 中国)有限公司、松下电器机电( 中 国)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签订共建工业质量解决方案应用示范教 学培训基地协议,学校特投资 2000 万建设校内精密测量实训中心, 配套松下 PED-1610H302 UA3P-300 超高精度三维测量仪 1 台、CMM SPECTRUM 7/10/6 RDS VAST XXT 超高精度三维测量仪 2 台供学生实习 实训使用。

另配套建设有电子商务、数控技术、机电一体化等十余个校内实 训基地( 室 ),各专业实验实训开出率均达 95%以上。计算机教室共 7 个,共配有学生用计算机 348 台,配有千兆网络入口最新的计算机 硬件,满足了学生在计算机编程、网络设计等课程方面的学习需求; 电工电子实训分两个实训室,单个面积100 平方米,采用上海方晨科 教设备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 FCXK-800B 电工电子技术综合实训平台 50 台,该装置涵盖“ 电路分析”“ 电工基础”“ 电工学”“模拟电 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电机控制”“继电接触控制”等课程的 实训大纲要求;钳工实训室总面积二百平方米,主要设备有:台式钻

床 8 台、落地式砂轮机 8 台,钳工技能实训平台 FCQG-4 共 96 个工 作位),台虎钳 96 台等,能进行各种等级的钳工技能鉴定培训,能 承担钳工的各种技能大赛;另外还有电子商务实训室,电钢琴实训室 和舞蹈室,除教学使用外,开放给学生社团使用。

2 人才培养

2.1 党建引领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 领,不断探索和创新党建工作模式,将党的建设与职业教育深度融合,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建文化,成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坚 强保障。现将近一年来的亮点工作介绍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思想,引领职业教育新 方向

我校党支部始终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思想作

为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 准确把握职业教育的时代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定期组织专题学习会、 研讨会等形式,引导全校师生深刻领会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促进 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办好职业教育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二、规范“ 三会一课” ,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在“ 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上,我校党支部不断创新形式和内容, 确保党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别是党课学习,我们紧密结合职 业教育实际,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热点问题进行讲解,使党课 内容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有效提升了党员的专业素 养和综合能力。

三、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师德师风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我校党支部建立了完善的师德 师风考核机制,通过学生评教、同行互评、家长反馈等多种方式,对

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积极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 道德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近年来,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著提升, 涌现出了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优秀教师。

四、加强校际交流合作,推动党建+落地生根

我校党支部积极与省内多所高职院校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通过 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际交流活动。在交流内容 上,我们注重党建工作、教学工作等多方面的深度融合,共同探讨职 业教育发展的新路径。通过校际交流,我们不仅学习了兄弟院校的先 进经验,也展示了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党建成果,进一步推动了党建+ 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落地生根。

五、深化产教融合发展,赋能产业赓续蓬勃

在深化产教融合发展的征程中,本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通过开展 “党员先锋岗”活动,鼓励党员教师带头参与产教融合项 目,带动全体教师积极投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学校“深化产教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目标,将“为学生办实事,为企业育人才,为社会 做贡献” 融入工作,制定学校长短期发展规划,推进产教融合一体化 建设。

2.2 立德树人

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在过去的一学年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 务,围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 目标,深入贯彻精细化管理理念,秉承崇德尚能、成其为人的育人宗 旨。学校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提升 了学生的道德素养与社会责任感,还促进了他们职业技能的成长和个 人综合能力的提高。本年度,上饶宇瞳学校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迈出 了坚实的一步。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这一教育理念,不断创新工作 思路和方法,努力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人才。我

们相信,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定能在中 等职业教育领域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2.3 专业建设

学校目前开设有光电仪器制造与维修、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数 控技术应用、电子商务、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 5 个专业,建立了人才 需求与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 实际需求,开展工学交替、联合培养模式。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 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相对接的原则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建设面 向本地重点产业、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光学仪器制造与维修 等品牌专业,不断加快特色专业优化建设,实现了教学、实训一体化, 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培养与技术技能训练高度融合,形成具有学 校特色的品牌。同时学校依据市场调研结果和社会需求,每年 6 月对 各专业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重新修订和完善,使其更符合企业的 岗位要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2.4 课程建设

我校严格按照《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中等职业学校课 程标准》文件精神和要求,在各年级、各专业开齐开足开好政治、语 文、数学、英语、历史、体育与健康、公共艺术、信息技术、物理、 化学公共基础必修课以及专业基础理论等基础课程外,注重学生的人 文素养、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学校重 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哲学与人生、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心理健康教育、安全与劳动教育等必修课程,培养学 生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同时也坚定了学生的 理想信念。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兼顾学生 升学需求。动态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结构,不断推进各专业课程 体系建设。在保障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加强语文、数学、英语 等学科教学,为学生的升学考试打好基础。学校严格落实《职业院校 教材管理办法》和《江西省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 文件要求,在学校教材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和监督下,规范教材征订

使用。严格按照要求选用国家规划教材,每学期征订教材经教材选用 委员会、各学科教研组,授课教师一致同意后使用。教材选用严格贯 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使用 和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所有教材皆选用“十四五国家规划教 材”,文化基础课均选用高教出版社正版教材。按照学校制度和流程 严格把关,切实选择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 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需求的教材。学校 专门成立学校教材选用审核小组,对每学期的教材进行审核,严把教 材的使用关。同时,结合地方经济和企业需求,联合行业企业针对岗 位技能要求变化,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开发校本教材和校企教材,不断 满足社会的需要。

2.5 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推进学校“三教改革” ,在文化课教学中实施“ 自主、 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改革,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自主、 兴趣地进行学习,解决学生上课心不在课堂的问题,大大提高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在实训课教学中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积极实施“项 目化”教学,逐步实行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 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加强信息技术与专业教学的融合, 不断完善学校信息化建设,以信息化手段促进专业教学。根据各专业 实践的需要,依托企业办学校的“校中厂,厂中校”的创新建校模式, 在保证在校总学时的前提下,进行工学结合等教学模式,让学生深入 到企业,体验工作岗位对专业技术的要求,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 针对性和目的性。

2.6 贯通培养

近一年来,学校高度重视中高职贯通培养,多次走访省内多所知 名高职院校,不断地探究新的合作培养模式,拓宽学生的升学道路。 目前学校已与上饶职业学院、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等高职院校签订 中高职贯通培养办学协议。同时,学校受到尹弘书记对“校中厂、厂 中校”建校模式、工学一体“6+6”培养模式的肯定,大力推进高职

贯通培养,目前,已提交宇瞳高职学院申办“十五五”规划,并筹措 上饶职业学院二级学院建设挂牌项 目。借助高职院校优质资源,在专 业建设、师资培养、技能大赛等方面给予学校大力支持,提升学校的 办学水平。

2.7 科教融汇

通过整合科研资源、优化课程体系、搭建创新平台等多方面举措, 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以科研项目带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 养,形成科研与教学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科研成果融入 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实验项 目、课程教 材等教学资源。计划在未来一年继续开展培训与研讨活动。同时,完 善相关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 建立科教融汇资源整合与共享平台,整合科研项目信息、教学资源库、 实验设备等资源,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与共享。

2.8 创新创业

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专业教学计划, 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初步形成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职 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课程,纳入学分管理。鼓励学生参加 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培养创新创业 实践技能人才。

2.9 技能大赛

本年度,为了提升参赛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学服务中心组织校内 职业技能大赛,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训练。包括理论 讲解、实操演练等,在校内形成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良好氛围。通 过训练,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专业知识技能,还提高了团队协作 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未来参加更高层次的职业技能比赛打下良好 基础。

3 服务贡献

3.1 服务行业企业

学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 精神,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动力源泉和人才支撑 保障,在上饶市总工会的指导下,在信州区总工会的支持下,于 2024 年 6 月建设成立“信州区光电产业工匠学院”,其主要职能是锚准光 学智造、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领域,对行业职工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以一线职工、高技能人才、劳模工匠为主要 服务对象,重点聚焦培养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聚焦职工技术 创新。

3.2 服务地方发展

为了服务上饶市、信州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成功承办2023 年 上饶市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光电项 目”竞赛、上饶市“天工杯 ·江西 银行杯”光电制造行业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就’在上饶 ‘技 ’ 创未来”上饶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等赛项。学校汇集宇瞳光学企业 优势资源,利用职业教育的技能优势,积极申报江西省社会培训评价 组织,主要进行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工作。致力于使我市专 业技术人员紧跟时代发展脚步,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职业技能得到进 一步提升,服务上饶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3 服务地方社区

3.3.1 参与社区教育活动

我校还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与社区居民共同构建学习型社区。学 校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和学 习机会。通过举办讲座、展览、文化活动等,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文 化生活,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3.3.2 推动校企合作与产教融合

我校积极与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通过与企业共同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建实训基地等方式,学校为企业培养了大量符 合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学校还与企业共同开展技术 研发和创新活动,为地方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目前,

学校已与十余家光学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并与全球行业头部企业 卡尔蔡司、松下( 中国)签订共建工业质量解决方案应用示范教学培 训基地协议,投入两千万元建设购置配套实训设备供学生实习实训, 选派校内优秀教师赴宁波到企培训,打造精密测量“双师型”教师团 队,推进校企人才共培,深化产教融合。

3.3.3 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学校紧密结合江西省及上饶市的产业发展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导 向,开设了机电一体化、模具制造等多个与区域经济紧密相关的专业, 构建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专业体系。特别是在光学产业领域,学校 与宇瞳光学园区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形成了“专业共建、人才 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的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通过与企业的 深度合作,学校能够精准把握光学产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和素质要求, 及时调整和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将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引入课堂教学, 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例如,学校与上饶宇瞳光学有 限公司合作开设的“ 瞳苗班”,采用订单式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特 定需求定制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就业,专 业对 口率高达 95%以上,为上饶市光学产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高素质 技能人才,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成为学校专业建设 与产业对接的成功典范。

3.4 具有地域特色的服务

为落实人才强国战略,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近年来,上饶宇瞳中 等职业学校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设和专业设置中,与域内企业、 社会、文化等元素相互融合,加快完善教学计划,不断发挥中职学校 自身办学特色,以市场供需为导向,充分运用现有光学仪器制造与维 修、数控、电商等专业优势,努力为域内企业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

3.5 具有本校特色的服务

近年来,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按照“创新发展、匠心打造、开 放共享”的办学理念,以“顺应数字化时代变革,聚焦光学镜头制造

领域,培养具备精益管理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办学定位, 以培养“ 一专多能” 的复合型人才为己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切实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推进校企合作、 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着力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为学生成人成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4 文化传承

4.1 传承工 匠精神

工匠精神的传承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是职业教育的精气神, 也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资本。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工 匠精神,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校一是让专业教师参与到德育教 育工作之中,在实操课中通过行为养成,规范动作示范等方法提高专 业素养;二是将工匠文化引入校园,通过在校园各处设置工匠文化宣 传栏,让学生领略大师风范,树立积极榜样;三是以多种形式开展相 关教育教学活动,校内组织编写《工匠精神与企业文化》校本教材, 并投入课堂实际教学,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从学校的工 匠精神学习到深入理解工匠精神内涵,到最后实现工匠精神的内部转 化。

4.2 传承红色基因

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始终将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自身的重要使 命。学校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例如清明祭扫、参观上饶集中营 爱国主题教育基地等,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历史,感悟党的初心使 命,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

4.3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多维度的过程,可以通过多彩社 团活动的形式来实现。社团是学校课堂教学的延伸性活动,是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体现,组织多彩的文化、艺术、体育类活动, 也符合了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多彩社团是我校立足实践,结合校 企文化体系构建的系列活动,意在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创建一个展

示自我、提升素质的平台。全校共开设了篮球社、羽毛球社、合唱社、 书法社、舞蹈社、蓝染工艺社等 20 余个学生社团,涵盖学科、体育、 文化、音乐、艺术五大类。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学生创造“人人皆 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浓厚氛围,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参与率 达到 100%。

5 产教融合

5.1 校企双元育人

在当前教育与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校企合作成为培养高素质人才 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学校与企业能够实现资源共享, 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率。 此外,校企协同育人还促进了双方在科研创新、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 面的合作,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学校可以利用其科研优 势和人才资源,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推动技术创新;企业则能反馈 市场需求变化,为学校的科研方向提供指导,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转 化与应用。

5.2 落实“三教改革 ”,护航高质量发展落地落实

“ 三教”改革作为高质量发展落地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虽一 隅而事关全局。为贯彻落实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三教改革,切实推动职 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上饶宇瞳学校依托宇瞳光学的优质企业资源,深 化产教融合,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践行德国“工 学交替”职教模式,引进具有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经验以及相关行业 背景的多元结构的管理团队和师资队伍,在师资改革、教材改革、教 学模式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提高光学产业现代产业工人的技能水 平和综合素质,破解企业自身和光电行业发展带来的人力资源难题, 满足现代工业技术快速发展对企业自身和行业技术技能人才需求。

5.2.1 师资改革方面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饶宇瞳学校设置了灵活的用人 机制,依托上市企业宇瞳光学及其上下游供应链企业的优质资源,特

聘行业骨干等采取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到校 工作。完善校企双向导师互聘共用制度。校企联合构建“双师”互聘 体系,着力改变从学校到学校的师资单一来源问题和结构性矛盾存量 问题,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协作共同体。现开展教师入企跟产实训 已达 100 余人次,通过短期学习及脱产实训等方式,了解企业的生产 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 规范、员工工作标准及管理制度,学习企业生产的新知识、新技能、 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员工工作标准,不断完善教 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5.2.2 教材改革方面

为避免相关产业的岗位技能需求和技术发展情况与职业教育教 材定位严重脱节,弥补理论与实践的差距,并鉴于宇瞳光学在光学智 造领域的领先优势,上饶宇瞳学校对接光学智造相关行业、企业,首 先明确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技能标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相关课程 标准,形成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材框架,从而培养学生与企业工作岗 位要求相应的能力与素质。学校在教材改革方面,引入了宇瞳光学内 部员工培训教材改编成学校相关专业的活页式教材,以企业岗位的任 职要求、职业规范、工作流程或生产线完整制作等作为教材的主要内 容,完成《模组封装技术》《光学设计基础》《镜头产品及基础知识》 《光学薄膜技术与镀制》《机电一体化技术》《光学英语》《光学镜 头组装工艺与实务》等 10 本校本教材的编著。

5.2.3 教学模式改革方面

上饶宇瞳学校持续践行“教育即工作、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 及“校园即社会、教育即改造和做中学”的育人理念,探索由以教师 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 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模式,从而增强学生 体验效果。学校为了通过情境体验式教学,进行企业工作现场实操教 学,增加学生沉浸式体验,对宇瞳光学产教融合一体化校园内的原企 业生产车间进行全面改造,重新定义为“光学智造学习工场”,不仅

嵌入了校园文化建设,更在无尘车间内建设了“技能工坊”,设置有 教学区、研讨区、技能教师工作室等区域,学生进入技能工坊同样需 要身着防尘服。上饶宇瞳学校的“光学智造学习工场”不只是单纯“厂 中校,校中厂”的物理融合模式,而是对标光学智造产业的发展前沿, 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产 教融合一体化实践中心。

5.3 宇瞳科教研究院建设,高位嫁接实现快速发展。

目前,在宇瞳光学的牵头下,由上饶宇瞳学校与浙江大学光学工 程学院、长春理工大学光电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理学院及西 安工业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紧密合作与共同签约下成立“宇瞳科教研 究院” ,旨在促进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联动共生,推动区域经济 社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光学制造产业劳动研究、技术技能人才标 准制定、学校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过程等核心内容,打造高端科研引 领、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共进的良性发展机制,以教育和产业协 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 成熟模式。

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学校成立学刊编辑委员会,出版宇瞳产学合 作教育研究校刊。通过校内论文刊物的出版,系统性地收集和整理科 教研究院在中职职业教育实践中的经验与思考,形成丰富的理论知识 资源库。其中不仅涵盖教学方法、课程设计等方面,还包括对行业发 展趋势的洞察,为中职职业教育理论体系的完善添砖加瓦。刊物中关 于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也能为中职职业教育的整体改革提供 方向和思路,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职业教育成熟模式奠定坚实的 理论基础。

5.4 积极试点工学交替,打造校企育人共同体

我校汇集宇瞳光学企业优势资源,搭建校企深层次合作平台,借 助校中有厂,厂中有校特色建校模式,为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级打造创 造了良好条件,在办校之初即创立“ 瞳苗班”,由宇瞳光学企业提供 实训设备,指派 2 名研发中心工程师长期在校参与项目开展,技术骨

干不定期到校开展专题培训,并组织教师、学生共同参与学习。瞳苗 班践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聚焦光学智能制造产业,按照“ 以岗 位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为基础,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以能力核心、 系统培养、岗位成才为实现路径”的思路,强调基于岗位工作过程的 项目化课程改革,校企共同进行职业能力分析,萃取胜任岗位所需的 知识点、技能点,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工” 和“学”的交替进行中,以企业从业人员的身份进入相应岗位,既培 养学生职业意识,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也能积累工作经验。

6 发展保障

6.1 政策落实

6.1.1 国家政策保障

学校严格执行中职国家免学费资助政策,严格学生学籍管理,做 到 申领国家助学金的学生人数真实准确,杜绝出现虚报学生人数冒领 国家助学金的现象。全校学生享受中职国家免学费资助。全部落实到 位。持续关注并切实做好贫困生资助工作。

6.1.2 国家资助保障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应助尽助,不让一个学生因贫 困而失学” ,学校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以全心全意服 务学生为宗旨,把学生资助工作纳入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 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

目前在校生 2023—2024 年学年在校学生 218 人,均为23 级学生。

2023-2024 学年,学校共计 414 人享受国家免学费资助,共计 175950 元。其中2023 年秋季学期学校 211 人享受免学费资助,资助 金额89675;2024 年春季学期学校 203 人享受免学费资助,资助金额 86275 元。2023-2024 学年,学校共计 71 人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共 计 71000 元。其中2023 年秋季学期学校 35 人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 资助金额 35000 元;2024 年春季学期学校 36 人享受免学费资助,资 助金额 36000 元。

2023 级数控班学生林嘉鑫获 2024 年国家奖学金,共计 6000 元。

资助工作任重而道远。今后,我校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资助政策 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加大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的工作力度,切实做好 资助常规工作,在提供物质关怀的同时给予精神鼓励,为学生们能够 更好地学习、生活保驾护航、添砖添瓦,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 才,努力开创学生资助工作新局面。

6.2 学校治理

一、学校治理现状及组织结构概述

近年来,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始终秉承“创新发展、匠心打造、 开放共享”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完善治理体系为先导,推动学校全面 发展。当前,学校治理情况呈现出积极向上的态势,组织结构清晰, 管理职能明确。

分析图 1-1 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组织架构图

二、学校治理的制度建设与执行

( 一)制度建设本学年,学校在原有制度基础上,对各项管理制 度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包括教师管理制度、教师绩效考核制度、教学 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方面,这些制度的完善为学 校的 日常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定期修订机制,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优化相关制度。

( 二)制度执行在制度执行方面,学校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 开的原则,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学校通过开展各类培 训、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学校制度的认知度和执行力。此外,学校 还建立了监督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

三、学校治理的实践与成效

( 一)教学管理

学校实行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注重课堂教学质量 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开展教研活动、教学评估等措施,不断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行课程改革,注重学生创新 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 二)学生管理

学校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各类德育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等措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此外, 学校还加强家校沟通,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 三)校园文化

学校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创设了20 余 个各具特色的社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学校将加强校风、 教风、学风建设,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 保障。

( 四)成效展示

经过不断努力,学校在教学质量、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声誉等方 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生学业成绩稳步提升,参加各类竞赛屡获佳绩。 同时,学校的治理水平和办学质量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推动学校事 业不断向前发展以实现更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全面发展 目 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四、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

1、生源少。随着生源数量的逐年减少以及“普高热” 的再次升 温,学校招生非常困难;

2、不适龄。现阶段招生面向群体为初中毕业生,学生年龄偏小, 与企业岗位需求尚存差距,短期内难以形成显著办学成果,打造产教 融合职教样板。

五、未来学校治理的规划与展望

( 一)全面启动学校高阶发展

目标定位:系统谋划学校高阶发展蓝图,整体推进各项改革措施, 力争实现办学跨越式提升,争取早日升格为高职与技师学院。

路径规划:围绕职业教育发展政策,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内涵建 设,逐步提升学校层次和影响力。

( 二)优化学校精细化管理

完善制度流程:优化学校各项精细化管理制度和流程,全面提升 管理效能。

提升办学品质:注重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强化教学督导与评估机 制,完善评价体系。

品牌建设: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丰富宣传形式,持续扩大学校品 牌影响力,打造良好的社会 口碑。

( 三)推动“产教融合,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加强与企业深度合作,探索联合育人机制, 持续完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宇瞳特色:打造符合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的宇瞳特色人 才培养模式,服务地方和行业发展。

( 四)加大“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实施“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着力打造一支专 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规划培养路径:分层次、分阶段规划教师成长路径,实施“卓越 教师培养计划” ,助力教师快速成长。

提升团队能力:强化师资团队的责任意识、忠诚意识和专业能力, 确保学校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五)加快工程训练中心及特色班级建设

硬件建设:加快推进“光学智造工程训练中心”“精密测量工程 训练中心” 的建设,并规划建设“数据服务工程训练中心”。

特色班级:深化“ 瞳苗班”“蔡司班”“松下班”“泰勒班”等 订单式人才培养,完善课程设置、实训环节和就业服务。

改革创新:持续深化“ 瞳苗班”人才培养改革,打造符合行业发 展需求的标杆性人才培养项 目。

( 六)拓宽生源渠道与优化资源配置

拓宽生源渠道:系统整合校内外资源,加强招生宣传,探索多层 次、多样化的办学路径。

提升服务能力:强化企业服务和社会服务水平,打造学校服务能 力新高地。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优化学校收支结构,严控运行费用,统筹安 排专项资金,集中力量保障重点发展项 目。

( 七)建立“ 四轮驱动”三教改革模式

改革模式创新:构建“四轮驱动”三教改革模式,围绕教师培养、 教材编写、教法更新三大模块,统筹推进教改工作。

职业导向体系:完善基于职业导向的教学、教研、科研体系,推 动教学与科研的协同发展。

形成宇瞳特色:通过改革实践,形成宇瞳特色的教学模式,服务 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

未来,宇瞳学校将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以高标准推动各项工 作,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上饶宇瞳中等职业学校 2024 年 12 月 30 日

校训:精 · · ·

校风:教育有品 宇瞳有光

教风:博识 爱生 敬业

学风:勤学 守纪 感恩

发布日期 :2025.01.14